博士牌民工-微信订阅号
我是一个搞科研的人,也是一个被科研搞的人。不定期分享高校青年教师的故事,科研心得与技巧,大学与留学故事等。用心观察,温暖文字。博士牌民工,欢迎您的关注。搜索博士牌民工
-
近期文章
- 我的2019,血战到底
- 我的2018-吃一堑
- Since2011,这些年的年度总结
- 世界杯又怎样?
- 连作文都写不好,你还想搞科研?
- 中国首条超级公路-你应该知道这些特点
- 我的2017,眼见不一定为实,何况听
- 基金结题报告不会写?赶紧去科学基金共享网
- 天上不会掉馅饼-邀请免费出学术专著
- 《大学之路》-与优秀的人同行
- 太阳能公路-除了首条的1公里,法国将在未来5年再建1000公里
- You Might Get It-大教授来上课
- 博客备案及阿里云虚拟主机折腾史
- 暑期香港会议见闻
- TUD的回忆-我是母校的脑残粉
- 国基-本子写的好才是最根本的
- 老妈眼里的科研狗比种地还忙还累
- 暑假-我的季前赛
- 待你归来-在材料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闭营仪式上的讲话
- 态度决定幸福指数
文章归档
功能
分类目录归档:留学
You Might Get It-大教授来上课
Be careful when you are asking for something, because you might get it. BY A.A.A. Molenaar 虽然说现在强调大牌教授不能深藏实验室仅仅搞搞科研,还应该走进课堂接触学生,即鼓励大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但是实际执行中,依旧有不少学术大牛,勤于学术前沿研究,疏于课堂授课。更何况,不管是以前的985和211,还是现在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依旧是科研工作占评价指标中的主导作用。在指挥棒的作用下,重学术轻教学,依然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大问题。 在荷兰留学的那些年,深刻体会到Click for More Information
TUD的回忆-我是母校的脑残粉
不管是给学生主讲一门课程,还是仅仅做一次简单的科技讲座,我都习惯在PPT中穿插着关于荷兰、关于代村、关于TUD(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介绍。离开代村已经整整四年了,一直忘不掉那个美丽的地方。偶尔武汉出现蔚蓝的天空,都能让我想起荷兰,更何况多少次梦回代村。这应该,是每一个在代村人的共同思念吧。 我的课程PPT首页都是以TUD及荷兰美图做背景 从工作后的第一个PPT开始,我就时刻提醒自己:讲PPT如同讲相声,需要抖包袱,需要频繁地抖包袱,唯有此,才能让听众时刻保持注Click for More Information
毕业季-来自研究生导师的唠叨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 老朽孟继轲,设馆尼山,数十余年,循循善诱,教人不倦,门前桃李,广遍江南。 每年的上半年,作为一个自认为有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高校青椒,博士生答辩,硕士生答辩,本科生答辩,改改改、问问问、答答答,这一圈下来,上半年就基本上望见六月底。还是老话,时间过得太快,眨眼间,今昔已成往日。时光你慢点走,让我多看看即将毕业的这帮孩子。 2013年9月,我怀揣着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那个独具特色、装着博士学位证书的硕大红圆筒回到国内时,正是开学季。在那帮雀跃着走Click for More Information
公派留学经验分享
注:整理电脑,发现早在2013年公派留学生经验分享会时的文字,觉得应该贴在这里,或许还能帮助到部分学生。公派留学经验分享访谈是武汉理工大学举办的学生活动,目的是想激励引导更多的学生尽早树立留学理想,激励学生学习;当时由于在外地出差,未能现场参加,研究生院的老师就让我提交了这么个文字帖: 一、关于公派留学前期准备及学校申请: 1,何时开始准备?准备哪些材料?英语成绩?研究项目? 我: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概而论,每个国家每个学校的申请材料和英语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Click for More Information
再见,美丽的荷兰
掐指一算,58个月,将近5年的时光,就这么在荷兰的土地上晃荡着摇摆着,慢慢悠悠如沙漏,就这么给漏完了。已经回国,跟荷兰这个美丽的国家,只好再见,在梦里见。5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除却生我养我的家乡,以及度过四年大学两年硕士生活的武汉,荷兰的Delft小镇,是我待过第三长的地方。我把这个,定义为我的第三个故乡。虽然可能对这个故乡的了解,不能算全面;但是,终究,我是在这里生活了近五年。 Delft古老的街道里,噪杂的市场上,有着我或急或慢的身影。永远忘不了,那些脱Click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