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居然真的住这里了,DELFT代尔福特的中国大酒店。虽然我不追星,至今也道不上几个歌星巨星等等等等,更不用说乒乓球运动员了。不过身在荷兰,即便荷兰人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节俭办奥运,我这等只看足球新闻和政治新闻的人还是知道这正在身边上演的世乒赛的。这不,连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入住的中国大酒店,离俺家也就大概500米吧。
据说住这一块的同学们都已经有在路上见到刘国梁同学的了。只是可惜,要是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遇上他们,我估计是不会认出来的。回头把那个酒店的照片贴过了,再寻思寻思是不是有必要去这酒店围观围观整几个签名或者照片回来!!哈哈。
据悉,中国队此次并没有居住在赛场所在城市鹿特丹的酒店,而是挑选了一个距离赛场20多公里的中式酒店。新华社记者提前去酒店探路时发现,酒店底楼的玻璃幕墙上已经提前张贴了中国队选手的巨幅照片,酒店大堂里也摆上了本次世锦赛的海报,一切准备就绪。
(这是来自网上的新闻)
不过还真难以相信,这中国大酒店虽然挂着四星的招牌,饭菜可不是那么标准的美味;而且自助餐也不贵的,做活动时能有十七八欧两位的。真不知道怎么就选中它了。。。
大赛了,就扫扫新闻吧。这新闻还真折射出荷兰的各样特点:
新华社鹿特丹5月8日电 题:荷兰人的“节俭”办赛
新华社记者张薇 潘治
说荷兰人精明,似乎是相当普遍的认识,比如英语中的“各自付账(Go Dutch)”,字面意思其实是“按荷兰人的方式办”,暗示荷兰人在钱方面尤为算计。如今正在鹿特丹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也充分体现了荷兰人的这一“传统”。
8日世乒赛揭幕,媒体中心却找寻不见运动员出场名单。其实组委会早就在媒体手册上强调,包括比赛结果在内的各类信息,他们都会及时在官网上公布。而在媒体中心,也有6个屏幕进行比分直播。当然,“如果你还是想要纸质的成绩单,你可以向媒体中心提出要求”。
如果说此举还可以理解,而且因注重环保值得鼓励,那么班车服务欠缺就难免引来微词。乒乓球狂热“粉丝”、意大利记者吉·博扎得知笔者没有选择媒体酒店入住的第一反应就是:“挺好,反正住媒体酒店也没班车,我还要自己搭地铁。”
不仅是记者没有班车,一些代表队也享受不到酒店和球场之间的班车服务,比如新加坡队。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队抵达鹿特丹后才发现组委会并没有提供往返酒店和球场之间的接送服务。球员只能使用组委会分发的交通卡,自行从酒店搭乘地铁到球场参加比赛。
免费出行并不能阻止队伍怨声载道。新加坡队领队郑汉聪表示,这还是他们首次在世界级大赛中遇上这样的交通安排。“这绝对会造成很大困扰,毕竟大部分球员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到时各自比赛时间又不一样,加上语言上的障碍……”为此,新加坡队正竭力与组委会沟通,还是希望能享受班车服务。
甚至是赛场内的厕所,都体现着荷兰人的“算计”。由于8日全部是预赛较量,观众寥寥无几,记者也人数有限。新闻中心的厕所怎么也有十几二十个位置,但大部分锁上了门,只有两三个“对外开放”。
当然,“节俭”无处不在的荷兰其经济相当发达。虽然面积不过4万多平方公里,但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被称为“地理上的侏儒,经济上的巨人”。本届大赛的组委会人事之精简、工作之高效令人佩服 世乒赛参赛队伍有143支、运动员700多名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1400多名,这是一项庞大的赛事,鹿特丹方面准备了多少工作人员?答案也许会让你有些意外:20人!世乒赛组委会成员只有区区20人!
就是这20人,从赛事筹划、赞助落实、场馆运行、赛事编排、人员接待、交通食宿到开闭幕式等的活动组织,全部安排得井井有条。20人办一项规模庞大的大赛,这在很多国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放在中国的某座城市,这样的世界大赛,即使不来个全城总动员、全民办比赛之类的行动,至少也得抽调个几百人上阵,还得让各个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鹿特丹世乒赛的做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其组委会的精简、高效,开幕式的节俭、创意,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想想中国的 全民奥运全民亚运,汗颜不。。。
和国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严谨且整齐划一的、经过无数次操练的团体操式的开幕式相比,鹿特丹世乒赛的开幕式真可谓是一个小成本制作。开幕式就在鹿特丹Ahoy体育馆的新闻发布厅举行,舞台很小。整个开幕式,就讲一个荷兰的小女孩为寻找丢失的乒乓球 而游历五大洲的故事,在“追球”的过程中认识了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5位小朋友,最后在鹿特丹的Ahoy体育馆找到了丢失的球,和5位小朋友一起快乐地打起了乒乓球。
开幕式没有巨星,甚至没有专业演员,所有演员都是业余的,贯穿开幕式始终的小女孩长相也不甜美,更算不上漂亮,但这并不影响开幕式所想表达的“乒乓联系全世界”的核心内涵。整个开幕式节目的编排顺着小女孩“追球”的过程展开,从南粤醒狮(上图)、大洋洲的长喇叭、非洲的手鼓 、南美的热舞到北美洲“猫王”与“杰克逊 ”的幽默同台,看得台下的观众兴致盎然。
和“人海战术”型开幕式相比,这样的开幕式显得随意、自然。除了场面感不太强,其他如文化内涵、幽默感等都略胜一筹,特别是对“乒乓联系全世界”这样一个文化主题的阐述,可谓渗透人心。
咳,毛泽东同学的人多力量大,那是浮云!!
还有好多呢,关于荷兰人民另类办大赛的文字,网上一搜一大堆。感兴趣的可以去瞄瞄。
听说这个酒店超便宜,我每次住你们学校旁边的那个宾馆,还将近一百欧一晚上,真贵,放国内,也就一好点的招待所水准。哈哈。
[回复]
我郁闷,刚才回来的路上从酒店门口过,刚好中国队员的大巴回来。然后见一个女队员往外走,我就上去说话,要求照相,可是只有我一个人,周围也没人,不方便就没照。身上也没笔没纸,就没要签名。说了几句话,那女孩就拐进了旁边的麦当劳。我都不晓得人家是谁。。。回家一查,郁闷哦,居然是刘诗雯
[回复]
主持博主,顶一下。
[回复]
有国梁的照片没?上传一张看看啊~~
[回复]
苯小月 回复:
五月 11th, 2011 at 下午3:16
有跟王皓的啦,照片在我的qq空间里
国梁同学还没遇上
[回复]
@苯小月
你…..
羡慕嫉妒狠啊!!
[回复]
苯小月 回复:
五月 11th, 2011 at 下午10:09
??我可是谁都不恨的
[回复]
荷兰的博士呀
呵呵
[回复]
苯小月 回复:
五月 12th, 2011 at 上午9:16
不好混阿,都读傻了现在
[回复]
欧洲都在经济机嘛!
[回复]
苯小月 回复:
五月 13th, 2011 at 上午8:58
跟经济危机没关系,荷兰就是这样的风格
[回复]
支持一下,顶一个,沙发抢一个
[回复]
博主好,来看看,随便学习。
[回复]
苯小月 回复:
五月 13th, 2011 at 下午3:23
够客气了,一下连续支持两个。。
[回复]
节俭,中国队员要学习人家啊。。
[回复]
苯小月 回复:
五月 14th, 2011 at 下午12:30
要学,好多方面都是要向老外学习的
[回复]